1.68 斩旗夺船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黄盖言道:“我已问过俘虏。海贼家眷皆在淳于水砦。此去青州,数日可达。司马可敢与我同去?”

    “有何不敢?”凌操这便抱拳。

    黄盖轻身前来,乃蓟国宿将。深得蓟王信任。蓟国东西长而南北窄。又东临大海。三千家海贼,当有数万家小。皆是水上人家,或可为主公一用。

    派出明轮斗舰,与众多小艇一路追剿残敌,又遣一艘快船先入雍奴县禀报主公刘备。待蓟国机关船队抵达,黄盖这便挥师南下,渡海前往青州。

    刘备收到消息时,黄盖已领军启程。海贼覆灭,营中只剩老弱妇孺。此时前去抄掠,正当适宜。想必水砦中亦积攒了足量财货。心念至此,刘备又命机关船队,就地修复海贼船破损。稍后便赶往水砦搬运人员财货。再传信平波水砦,派船接应。

    海贼整日抄掠往来商队,夺人钱财。如今反被人抄了老巢,多年积攒,一日付诸东流。待只身返回,目睹砦中惨状,想必海贼管承,定会哭瞎眼。

    蓟国海军明轮舰,长三十六丈,广九丈一尺,高七丈二尺五寸,置楼三层,排设八轮,前后三桅,以畜力驱动,暗藏钩拒(撞角)。可容兵士五百人,辎重五百石。若只装货,可改为千石商船。载重与船身结构、用料等密切相关。事实上,若单纯以空间计,此船能容数万石。奈何船身不足支撑如此重量。只需改进工艺,换用更坚固的木料,万石海船也不是梦。

    明轮斗舰,长十八丈,广四丈,高五丈一尺,置楼一层,排设六轮,只设一桅,以畜力驱动,无钩拒,设弩炮,可容兵士二百,辎重三百石。同样,若改进结构和用料,此船亦可装万石。

    时下造船,工艺多承自先秦。除水密隔舱外,诸如平衡舵、减摇龙骨、钉接榫合等技艺,还未出现。

    直到盛唐时出现“钉接榫合”工艺,才使船身强度大为提高。而先定龙骨,后定水底板,再是隔舱板,在隔舱板与外板捆接处设肋骨的“船壳造船法”,要到宋时才出现。

    正因船体结构强度不足,才造成时下“船大载少”。无法合理利用舱室,装运更多的人员和物资。

    当下,最急需升级的造船工艺,便是龙骨。

    忙碌数日,雍奴城内贼尸,这才打捞完毕。枭首后,无头尸堆满赤马舟,送出城外,付之一炬。见官吏往来寻觅,十分辛苦,城内居民这便自发下水打捞。趁尸体还未腐坏,打捞后运出城外焚烧。远比待尸体肿胀浮出,污染水体,产生瘟疫,危害要轻许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