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06 万民饥流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先前长吁短叹,一筹莫展的各城令,纷纷正襟危坐。

    “将先前冀州六国流民名册集薄,抄录各城。因地制宜,以百户、千户或万户为限,暂且安置各城。户户可‘租赁’宅院一座,良田一顷,令其自食其力。‘赁资’与蓟国百姓相若,赋税亦等同。若客庸蓟国,亦同工同酬,不得有差。”

    电光火石间,各城令、长幡然醒悟。

    所谓客庸。在蓟国人看来,便是落籍的前奏啊!莫非……

    诸如桑邱城、徐城、敌城、武遂邑、三台等,南部诸城,多是空城一座。用来吸纳流民,正当时宜。

    “启禀王上。宅院有匠人修造,可户户一顷之美田,从何而来?”楼桑令乐隐这便起身问道。楼桑已无立锥之地。若要扩建,唯有再向西林。

    “自然是各家各户自行圩田。工钱亦与国民等同。”刘备早已想好。连抄三家海贼王,蓟国钱粮虽堆积如山,却也不足以支撑数百万人流民的吃喝。今季田赋加官粮,共入谷千二百万石。能养壮劳力四十万。以一家老小计,能活百万口。再多,恐难久持。

    眼看大雪封路,待雪化路开,已是五个月之后。再加战事所耗,或许一、二年内,流民都无法返乡。难不成一直空养着。这对蓟国上下来说,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。

    一年平定黄巾军,四大府丞已是足够乐观的预计。

    刘备总感觉,此次黄巾军的战略会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为长久计,尽早让流民自食其力,才是上上之选。

    冀州六国国王,国土饱受荼毒,国民皆逃难,食俸大减。本想择日返回封国,重整河山。岂料二贼刚灭,黄巾贼又起。所幸,二张逆乱后,先已将家眷接来临乡。此次黄巾贼势更大。六国皆被贼兵所破。甘陵相冯巡,更是惨遭黄巾军毒手。贼人本欲挟持诸王,岂料诸王及家眷皆入蓟国,未能得逞。真乃不幸中之大幸。

    六国国君及家眷、宫女、内官,人数众多,岂能全挤在赛马场。刘备这便将紫渊别馆,改造成六国馆,供六国君与家人暂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