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10 熊罴入梦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她可曾说出来历?”刘备问道。不知其来历,刘备又如何敢妄动。

    诸母表情一变,旋即又不经意的笑道:“倒是,未曾提及。”

    刘备不疑有他,这便点头道:“权且栖身于此,待时局明朗,再做打算不迟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也好。”诸母轻轻颔首。诸母与女道,虽深居简出,却从未曾禁足。时常往来刘备后宫,与王太妃、王妃等人相善。女道虽亦修仙,却也不曾与黄巾贼有丝毫牵连。再者说,留侯都梦想羽化登仙,常人有岂能例外。

    送刘备入天梯时,诸母忽问:“我家琼英,王上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“姐姐凛然高绝,一身仙气。自是一等一的有福之人。”刘备未明深意。

    “俗话说,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。今年岁渐长,不忍她空耗韶华,欲许配给蓟王。不知,王上以为如何?”诸母索性直言。

    “胡辅乃是我师弟,诸母又是我长辈,将姐姐许配给我,何其乱也?”刘备一愣。

    “不乱,不乱。辅儿今日姓胡。先夫早亡,如今还有何所系?且如王上所言,各论各的。”诸母逻辑十分清晰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刘备本欲婉拒。忽觉有人窥视,知是女道,不忍伤害,这便话锋一转:“姐姐是何意?”

    “她少时便来楼桑,与你相知相伴。早已心有所属,自然别无二心。”诸母笑答。

    “如此,当以何礼相聘?”刘备再问。

    “侧妃如何?”诸母试问。

    “如此,我且问过母亲。”刘备也是利落之人。忽觉窥听之人呼吸急促,这便答道。

    “妙极!”诸母眼中尽是深意:“我已问过太妃。太妃言,‘窦氏孤女与我儿自幼相知,岂能弃之不顾’。你可知,此事,远在洛阳的(窦)太后,亦十分惦念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刘备这便醒悟。窦太后身锢云台,孤立无援。若能将姑母窦琼英下嫁刘备,缔结姻亲。便等同于内外结盟。至于窦琼英的年龄,或比刘备大十岁左右。有发妻公孙氏,悠悠十载还算得了什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