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2 无与伦比-《刘备的日常》
第(2/3)页
众国老心领神会。此乃“以子之矛? 攻子之盾”。矛盾争锋也。
按其所说? 寻觅文中破绽。无需漏洞百出,只需以点概面? 便可一击而溃。换言之,博论杂谭? 考验的其实是:“树德务滋? 除恶务本”,“阴阳五行,周而复始”。义理循环,无懈可击。道曰:“物我齐一”? 佛说“心境双忘”? 儒称“天人合一”。
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。又说“物必先腐,而后虫生”。
一言蔽之,“文如其人”。
无有破绽,近似圆满。无论为人处世? 亦或是为官治政,皆难寻弱点? 不为有心人所乘。
且灵光一现,石破天惊。乃启迪心智? 不二途径。
蓟王可谓用心良苦。
随蓟王传檄天下。传国玉玺被陈王宠窃据之事,人尽皆知。然陈王宠之所以? 有恃无恐。正因叔侄纷争? 三分天下。不出意外。甄都、汉中、乃至江东? 皆遣使陈国,索要国玺。
然陈王宠,一边虚与委蛇,行缓兵之计。一边与淮泗诸王,暗中勾连,欲自立为帝。
或有人言。此时自立,愚不可及。然与历史惊人相似。袁公路得传国玉玺后,亦起称帝野心。“术以袁姓出陈,陈,舜之后,以土承火,得应运之次。又见谶文云:‘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’自以名字当之,乃建号称‘仲氏’。”
仲氏,又称仲家,汉末袁术政权,地处江淮,都寿春。仅维持二年。众叛亲离,为群雄所灭。比起袁术,陈王宠有过之无不及。出身宗室,位列诸侯。与淮泗诸王“共祀天神”,暗中结盟。更加有勇善射,兵强马壮。且比袁术自解谶言,此时“当涂高”,已有定论:“代汉者,宗王也”。
虑及蓟国大汉一藩。蓟王麒麟天降,为终结乱世而生。故先假意劝进。窃以为,蓟王不欲,陈王舍孤其谁。
只需攻灭,叔侄三人,成众望所归。稳坐帝位,大义当前。料想,纵是蓟王,亦当俯首称臣。《周书》曰:“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。”
蓟王传檄天下,以示磊落。亦是明证,不欲称帝。
至此,陈王宠称帝之心,再无可逆。
春闱落幕。蓟王择吉日,设宴南宫披香殿。为入闱十才女庆功。
本是寻常宫宴,然二宫太皇,三王太后,蓟王三后,悉数与会。仪轨可想而知。南宫少府当机立断,为入闱才女,盛装出席。
蓟王私谓王太后:母亲当知,才女非采女也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