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66 王佐才器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太师,明见。”尚书令桓典,拜服。

    荀彧上疏,两党默契。于是,天子下诏,策封食母吕贵为“平氏君”。话说,食母封君,虽是今汉旧例。然毕竟“非功不侯”。时蔡邕,便密奏灵帝,言乳母赵娆,贵重天下,丘墓踰(逾)于园陵,两子受封,兄弟典郡之不当。奈何时过境迁。

    董侯自幼丧母,由食母吕贵,哺育至今。奉之如母,亦无悖人伦。且王太师素重纲常。自当酌情处之。

    董侯毕竟年少,且远未元服。本性纯良,童心未泯。对禁中一干人等,曲意逢迎,阿谀奉承。拥有无从分辨的善良。

    董骠骑入宫禀报,可想而知。董侯必然欣喜。

    “陛下当知,此乃曹太保,一力所成也。”董重密语相告。

    董侯不疑有他:“太保,亦是纯臣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董重话锋一转:“然却有一事,令太保日夜不安。”

    “太保不安何事?”董侯别无心机。

    “乃为刘荆州……”董重这便将前后诸情,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董侯听罢,亦觉不妥:“‘并督交、扬、益三州,委以东南,惟其所裁’,若如此,刘荆州并督四州,岂非与蓟王比肩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明见。”天子所虑,皆不出董重所料:“然,交、扬、益三州,皆为叔侄窃据。除荆襄七郡,余下三州,皆有名无实也。臣窃以为,曹太保为刘景升所求,不过虚名耳。”

    “骠骑所言非虚。”董侯信服。

    “子曰:‘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’蓟王在北,以千里之国,兼督四州,已是力之所极也。然天下三分,九州割裂。叔侄二人,不服王化。所谓‘远水不救近火’。委以东南,刘表或可成,河北之事也。”董重一席话,引经据典,谋划江山。必出人授意。否则,以其中人之姿,岂有先见之明。

    “曹太保,为刘荆州求乎?”董侯遂问。

    “臣,句句实言,岂敢欺君!”董重肃容下拜。

    “王太师,总朝政,朕……”董侯仍有顾虑。

    “太师乃中流砥柱,汉室忠臣。陛下敕令,必不违命。”董重再接再厉。

    “如此。朕,当助太保,如愿。”董侯定计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,成人之美。曹太保,纵肝脑涂地,无以为报也。”董重大喜。

    闻“肝脑涂地,无以为报”,董侯这便安心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