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22 专诛英雄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董太皇垂泪言道:“车骑大将军,鄙陋无谋。必受人蛊惑。”

    谓,“知子莫若母”。毕竟亲侄。董重品行如何,董太皇焉能不知。

    “太皇毋虑。”蓟王言道:“端午之乱,另有首谋。非出安集将军。车骑大将军,乃为自救。社稷无陨,当可赦之。”

    “王上,已知首谋乎?”窦太皇柔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乃史夫人所为。”蓟王遂告知以实情:“四海令左慈,已入甄下。料想,不日,当可大白于天下。”

    “甚好,甚好。”见蓟王言之凿凿,董太皇自当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窦太皇又问:“何人蛊惑车骑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许是,司徒伏完。”蓟王知无不言。

    “伏完,为报私仇乎?”窦太皇必有此问。

    “必有此因。”蓟王言无不尽。

    “将相不和,社稷难继。”窦太皇又问:“王上,欲立阿斗乎?”

    “臣,并无此意。”蓟王如实以告。

    董太皇,悲从心起:“关东逐鹿地,非六雄无存。”言指,董承、董重,乃至董侯,皆非六雄之敌。话说二董,虽取名承、重。然中人之姿,碌碌无为,又如何能,承社稷之重。

    譬如,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”。饶是曹孟德,亦需因势因时而变。

    又如,三闾大夫,不肯随波逐流。唯有以死明志。

    普天之下,唯我蓟王。和光同尘,表里如一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